所有栏目
8

致敬!健在的12位“双院士”,都是最闪亮的星

2023/10/19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我国自然科学界和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回顾新中国的两院院士,有34位院士格外引人注目,如我会荣誉会长常印佛院士,他们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即“双院士”。目前健在的“双院士”共有12人,个个都是大国重器,这12位,您都认识吗?

(文末附34位双院士一览表)




常印佛
矿床地质学家


常印佛(1931—),我会荣誉会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泰兴人,矿床地质学家。在区域成矿学领域,发现了铜陵近东西向隐蔽基底断裂带,提出了一个有关陆内成矿带的构造背景、地质环境、成矿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系统的理论认识,丰富了陆内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预测。在矿床学领域:提出的“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的建议和分类,以及所建立的相应成矿模式,发展了矽卡岩成矿理论,指导了找寻矽卡岩型铜矿的找矿实践。在找矿勘探学领域:将我国固体矿产普查划分为三个历史演变阶段,提出了第二轮普查、深部探测和立体填图的建议,并获一批成果。
他曾说,“我总认为青年地质工作者只有到大自然这个地质实验室去摔打滚爬,才能真正做出一点东西来。”




吴良镛
我国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吴良镛(1922—),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南京人,清华大学教授。今年,吴良镛已99岁高龄。他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曾获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民族的发展始终与美好人居环境相伴随,人居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社会建设。”这是吴良镛常说的一句话。




沈志云
中国高铁领域的先驱科学家之一


沈志云(1929—),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国高铁领域的先驱科学家之一。他在机车车辆动力学尤其是轮轨动力学、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理论和随机响应等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其标志性成果有三:创建了轮轨非线性蠕滑力模型,即“沈氏理论”;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迫导向货车转向架,开创了无轮缘磨损新纪录;主持建立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晚年一直坚持为发展高铁奔走呼吁。对于新时代高校科研人才,沈志云说:“高速轨道交通前景广阔,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多如牛毛,青年科学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



顾诵芬
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



顾诵芬(1930—),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航空科技事业的引领者。他领导设计的战斗机歼8和歼8Ⅱ,在我国航空装备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1930年,顾诵芬出生在苏州,儿时的他曾遭遇日本飞机轰炸,让他印象深刻。他意识到:中国人必须造出自己的飞机。正是这股热血,驱使着他少年投身航空工程,青年闯出中国自己的飞机气动力设计,壮年开创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他说,“回想我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




石元春
著名土壤学家



石元春(1931—),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武汉人,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和盐渍土发生与改良方面研究。早期在我国黄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及其分类、地理和时空上的发展演替系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1973-1993年从事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研究20年,提出了“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并在治理实践上取得重要突破。他曾说,“要想认识其本质和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手是下苦功、‘笨’功,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资料积累工作;再一手就是善于概括、思考和抽象升华到理论。”



宋健
系统工程专家



宋健(1931—),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荣成人,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1960年前后,在最优控制系统理论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成果,后又从事分布参数控制理论的研究,建立了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受控对象与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控制器的模型,解决了这类系统的稳定性、点观测、点控制的理论问题。1980年后,建立了“人口控制论”这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控制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王越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



王越(1932—),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江苏丹阳,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主要从事信息与通信系统运用工程研究。曾取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机电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光华基金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陈俊亮
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



陈俊亮(1933—),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宁波人,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他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通讯纠错大师,是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更是中国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智能通信网的开拓者,为中国计算机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淀佐
著名矿物加工与冶金技术专家



王淀佐(1934—),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辽宁省凌海市,我国著名的矿物加工与冶金技术专家。1934年出生的王淀佐,15岁就进入了有色金属行业工作。从事有色金属行业65年,他的研究使选矿的精度和效率提高了数十倍,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010年,王淀佐荣获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此奖的中国人。



刘永坦
新体制雷达专家



刘永坦(1936—),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电子工程专家。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刘永坦院士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祖国海疆雷达打造“火眼金睛”,让我国海域监控面积从不足20%到全覆盖。2019年1月,刘永坦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0年8月,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永瑞基金,用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科人才培养。他说,“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份殊荣不单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



李德仁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李德仁(1939—),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镇江丹徒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发明国际知名的“李德仁方法”,推动了中国测绘业走向世界。他提出“3S集成”(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获得国际认可,这一成果实现了天空地一体信息化移动测量的历史跨越。




路甬祥
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


路甬祥(1942—),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生于浙江宁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长期从事于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研究。上世纪80年代,提出“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原理,并与机电液一体化插装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系列新型电液控制器件与工程系统,曾被认为是电液控制技术的重要进展,被德、日、瑞等多国列入教材、手册和专著。




34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院士一览


序号

姓名

中国科学院当选时间

中国工程院当选时间

所属学部

1

石元春

1991年

1994年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农业学部

2

常印佛

1991年

1994年

  地学部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3

李德仁

1991年

1994年

  地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4

陈俊亮

1991年

1994年

  信息技术科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5

刘永坦

1991年

1994年

  信息技术科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6

宋健

1991年

1994年

  信息技术科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7

王越

1991年

1994年

  信息技术科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8

顾诵芬

1991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9

路甬祥

1991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0

沈志云

1991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1

王淀佐

1991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2

吴良镛

1980年

1995年

  技术科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3

侯祥麟

1955年

1994年

  化学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4

李国豪

1955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5

陆元九

1980年

1994年

  信息技术科学部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6

罗沛霖

1980年

1994年

  信息技术科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17

闵恩泽

1980年

1994年

  化学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8

闵桂荣

1991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9

潘家铮

1980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0

钱学森

1957年

1994年

  数学物理学部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1

邵象华

1955年

1995年

  技术科学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2

师昌绪

1980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3

王大珩

1955年

1994年

  信息技术科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4

王选

1991年

1994年

  信息技术科学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5

吴阶平

1980年

1995年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医药卫生学部

26

严东生

1980年

1994年

  化学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7

严恺

1955年

1995年

  技术科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8

张光斗

1955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9

张维

1955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30

张宗祜

1980年

1994年

  地学部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31

赵仁恺

1991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32

郑哲敏

1980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33

周干峙

1991年

1994年

  技术科学部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34

朱光亚

1980年

1994年

  数学物理学部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