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栏目
0

人活着就要做善事 ——访全国“孝老助老模范”范成义

2025/5/8

  “人活着就要做善事。”这不是范成义的口头禅,而是他发自内心的呼唤。

  范成义是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李土桥村老年协会会长、孝善公益协会会长。


  


  2025年5月7日,我随颍东区老年协会的领导驱车几十里路拜访了范成义同志。范成义原是一名小学校长,从教43年,于2003年退休。闲下来不甘寂寞,就想着能为村里办点事,尤其是能为村里的老人们做点好事、善事,来体现活着的价值。于是他利用学校闲置的场地组织村里的老年人做38节保健操,讲老年健康保健知识,帮助量血压,慢慢地“一个人活着就要做善事”的念头在心中酝酿,机会来了,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各地纷纷成立了老年协会,2013年颍东区老年协会成立后,2014年所属的老庙镇李土桥村村级老年协会在全区率先成立,2020年李土桥孝善公益协会成立。范成义被推举为两个协会的会长。




  李土桥村共有9个自然庄,912户,3600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509人,失能半失能老人65人,空巢老人86人,五保户老人19人,困难老人69人,80岁以上老人76人,百岁老人1人。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范成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村里老人们安度晚年,协会没成立之前他就开始酝酿张罗,没资金,他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从家里搬来桌椅板凳,在简陋的小屋里办公,他的坚持和爱心不仅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而且受到了爱心人士的帮助,老庙镇党委政府把不用的一所小学给了他们改造成学习娱乐、养老为一体的服务中心。又新盖了一座能容纳800人的大礼堂,作为老年人学习娱乐场地,在这里开展国学教育课170场次,受训人员达7920人次,利用文艺演出的方式宣传孝道文化,中医养生、保健养老、维权等方面的知识达近200场次。




  不少人加入了爱心志愿服务队,志愿为老人上门服务,送餐、理发、洗脚、打扫卫生等一系列服务项目。孝善公益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尤其是初一、十五举办的孝老爱亲公益幸福饺子宴。自2018年以来已办了68期,约32000人左右,每次活动全村及周边65岁以上老人500人以上,多的上千人,最多的一次1800余人,他们一边看大戏、吃大餐,一边叙家常,无比地开心快乐。村里有五位孤寡老人,孝善协会从2019年以来免费为他们送餐上门,让他们吃的安心、放心,开心。2020年6月又开办了“老年食堂”中午就餐老人达70多人,同时还为向阳、王海两个村80位老人送餐。




  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孝善公益协会开办了编织厂,编织的摇篮、椅子、沙发等工艺品销往美国,五年收入近百万元。孝善村的公益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他们的事迹上了电台上了报,前后接待了河北、宁夏、四川及本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高达50多次。孝善文明在这里蔚然成风。由于他们成绩突出,李土桥村2020年被省卫健委、老龄办授予全省“敬老文明称号”,被阜阳市卫健委授予2021年全市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02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会长范成义被国家卫健委、国家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敬老、爱老、助老”先进个人。

  今年81岁的老人范成义,看着红光满面,精神盎然,身体强健,这是做善事的结果,上天的恩赐,可谁又能想到他的负担和压力,他爱人患老年痴呆症,虽然有6个孩子,可谁有谁的家,对老伴的照顾依然需要他,白天忙完了协会的事,晚上还要料理家务照顾妻子。一个退休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没有爱心,孝善公益事业是不会办的这样红红火火的。由此,我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给予点赞。

阜阳市颍东区老年协会薛明章
联系电话:18955808590